1、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三十三章》
善于了解他人的人,是有智慧的,而善于了解自己的人,才是真的通达明澈。
大多数的凡人,在看待他人时,不管是否自觉,往往都喜欢以挑剔的眼光看人。所以,能看到他人优点和长处的人,已经是十分难得了。
但是更为可贵的是,你看得到别人的长短,更看得清自己的优缺点。并且,不以他人的眼光改变自己对自己的认知。
做人,难以尽善尽美,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。但是,需要记住的是,你也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可,为人谦逊,做事谨慎,不随波逐流,也不狂妄自大,求一个内心的安定圆满即可。
2、
怒是猛虎,欲是深渊。
——《格言联璧·存养类》
愤怒如伤人猛虎,欲望是无底深渊。
常言说“怒火中烧”,愤怒的情绪是激烈的、难以控制的,如果不及时遏制,就会如燎原烈火般烧毁一切。
事实上,无论烈火也好,猛虎也好,一旦无法控制,不仅伤人,更会伤己。
被愤怒的情绪左右时,人往往很难保持冷静的思考,说话伤人、做事自伤,甚至可能给自己惹一身麻烦。
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,无法控制时首先保持沉默,然后再让自己慢慢平静,“心和气平者,百福自集。”
常言又说“欲壑难填”,古往今来,欲望刹不住车的故事层出不穷。
无论是帝王还是权臣,是文人还是武将,是沉迷酒色、昏庸无道,还是穷兵黩武、刚愎自用,人类的欲望多种多样,却都令人难以割舍。
欲望的控制阀门有三个,“见识”、“信仰”和“敬畏”。
当你在成长,欲望也会随之匹配到能力范围所能承受的宽度和高度,便不容易沉溺于短暂的欲望需求之中。
当你有了信仰,有了更高维度的精神需求,专注地去寻找精神上的成长与反馈,物质的需求将变得不值一提。
而当你真的懂得了敬畏,便会主动克制自己,时时提醒自己,虚心屈己,便也不可能膨胀起来了。
3、
福来有由,祸来有渐。
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五子传》
福气的到来是有原由的,灾祸的到来也是日积月累而形成的。
所以,暂时的收获或领先,也不代表着永远的保持,想要继续得到或更进一步,还需要持续的努力。
而且,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,都暗中标好了价格,所谓福祸,也不过是对一时而言。
庄子说,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”;老子说,“祸兮,福之所倚,福兮,祸之所伏”。
福与祸又是相辅相成的,从“祸”中吸取教训从而改正,可能产生“福”;在“福”沉溺,也可能乐极生悲而产生“祸”。
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,唯有坚守本心,冷静客观地自我审视,归正自己的行为,正如《菜根谭》中说,“不求非分之福,不贪无故之获”。
4、
得宠思辱,居安思危。
——《增广贤文·上集》
得宠时要想想过去屈辱的日子,安居乐业时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。
人总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: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,一飞冲天时又得意忘形。
然而,哪有什么人的人生是一马平川的呢?巅峰之后难免滑坡,触底之后也总会有反弹。
安逸是每个都希望拥有的生活,但长久沉溺于安逸之中,人就会丧失进取心,无法继续前进。
安逸的生活表面下,往往隐藏着不易发觉的危机,想躲过这些危机,不仅要思危,还要思退、思变。
所以,要时刻提醒自己,念念有如临敌日,心心常似过桥时。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,才能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。
5、
至乐无乐,至誉无誉。
——《庄子·外篇·至乐》
快乐是什么?庄子说,不贪世俗的快乐,乃是真正的快乐。
快乐本是生命最自然的事情,没有贫富、尊卑、权势之分。
快乐,是一种真诚的幸福和满足感,是为自己找到心灵安适之所在。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说,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。
而何为“至誉无誉”呢?庄子说,人生最大的荣誉,是不追求荣誉。
面对人世的无常,宠辱不惊、去留无意,得之不喜、失之不忧,不执着于圆满。
在超越世俗的基础上,跳出世俗的悲喜,以无忧无虑的状态,来实现最高的人生境界。
6、
理无常是,事无常非。
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
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,事情没有永远错误的。
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,所以永远正确和永远错误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。
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深奥又微妙的无常之中,时刻都可能面对着无法预测的风雨。
早在2400多年前,列子便已经懂得了“与时推移,应物变化”的道理。
数千年来,无数王朝兴盛又衰亡,无数风流人物绽放又陨落,甚至无数沧海化为桑田,无数物种诞生又灭绝。
无常,是不可避免的事情,也是人力所无法更改的事情。但事物的发展变化,也正是事物进化更迭的契机,是人类文明一步步走向前方的基石。
拥抱变化,迎接挑战,相信一切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带来美好的结果,才是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。
7、
成事莫说,覆水难收。
——《增广贤文·上集》
已经成为定局的事就莫要再说,因为那就像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,说了也没用。
对于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,没有必要再纠结,因为无法改变,所以不如坦然地去面对、去接受。
该如何面对呢?个人认为至少有这两点:惩前毖后、谨言慎行。
很多人喜欢在事后去寻找后悔药,却在下一次面临同样的情况时,再去犯同样的错误。惩前毖后,是吸取教训、不再犯错的法则。
是非只为多开口,烦恼皆因强出头。语言一旦说出去就无法撤回,所以在说话前,必须考虑周全以后再去说。做事亦是如此。谨言慎行,方能避免重蹈覆辙。
8、
疑行无成,疑事无功。
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行动犹豫疑虑,就不能成功;工作信心不足,就不会有效果。
克雷洛夫说,“现实是此岸,理想是彼岸,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,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。”
有梦想是好事,但只有梦想却不付诸实践,就如同想过河却不愿造桥,梦想终究化为空想。
直路也是路,弯路也是路,但如果你一直站在原地犹豫不决,那就永远找不到路。
行动就是一切,没有行动,什么都不会发生。而将理想与信念化作行动,即便前方再泥泞不堪,也总能跋涉山海、奔赴远方。
9、
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。
——司马光 《资治通鉴》
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,才能成就大业;在小事上谨慎,才能成就德行。
重小处、重细节、重微末,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。
小节不保、终成大恶,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贪图眼前的小利,反而可能将自己的名声、清誉乃至基业都逐渐腐蚀破败。
“禁微则易,救末者难,人莫不忽于微细,以致其大。”在萌芽之时扼制住不良之事很容易,等酿成大祸再去挽救,往往已经来不及了。
成大事者,不能不拘于小节。成功由细节连接铺垫,注重小细节,才能造就大辉煌。
10、
一念开明,反身而诚。
——王阳明《传习录·卷中·答陆原静书》
“一念开明”,指的是意识到自己心中的良知,意识到真诚善良是自我的天性;
“反身而诚”,指的是反躬自问,诚实无欺地依照自己的天性去行事,这就是一个人能达到的“至诚”的状态。
“反身而诚”这个词来自于《孟子》,“万物皆备于我矣,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。”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道理,已经由上天赋予了我。则万物都在我的思想中具备了。如果反躬自省,诚实无欺,便会感到莫大的快乐。
在王阳明的心学中,既已开明无碍,则万物都为“我”而存在。随时观照自己的内心,确保每一个念头都是正向的、良善的,达到了“至诚”的状态,就不必有什么更多的奢求了。
那些通过向外求索,通过追名逐利来获得内心安全感的人,实则已经失去了正确的道路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
只有内心自足,遵从自己的良知和天性去行事,才是最自然而然、恰到好处的状态。